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口头传统与华北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以莱芜吕氏祖先传说为中心
  • [摘要]口头传统是了解华北宗族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关于华北宗族的研究大多依赖于文字记述,却忽略了文字叙事与口头叙事之间的差异,前者带有明显的士大夫文化特征,而地方化和日常化的口头叙事结构却为我们探究华北宗族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即呈现出民间宗教传统与宗法原则的整合与分野。
  • 任雅萱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157-165  共有 423 人次浏览
  • 论黎族作家群在新世纪的崛起
  • [摘要]在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群中,黎族作家群的地域元素及特色较为鲜明。其族群与文化具有相对严密的封闭性与自主性。这个性格鲜明的作家群,在努力保持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亦自觉地无意识地融合了汉语思维、汉语言及观念因素。黎族作家应在黎语思维与汉语表达之间,寻找一种不同民族文化表现之间的互通交融。黎族作家的群体意识已经形成,这与一些重大的经济与文化事件的促成及刺激相关。黎族作家群烙印着一个民族从原始文化、口头文学到现代文明、作家文学这一进程的精神印迹。
  • 郭蕤
  • 全文[ PDF 1390.0 MB ] 2015.2(1):157-163  共有 1556 人次浏览
  • 国家话语与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以满族说部为例
  • [摘要]继20 世纪50 年代发起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80 年代完成“民族民间文艺十套集成”的搜集工作,21 世纪以来对文化事业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政策乃至世界性的大环境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级传承人体系中,传承人在享有所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能够获得国家级传承人的称号首先需要文化部、专家学者的认同,而这一切对该民族的民族认同、民族感情的凝聚都是有意义的。文章以满族说部国家级传承人富育光的个人经历,来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国家话语与传承人之间的博弈。
  • 高荷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158-168  共有 1300 人次浏览
  • 20 世纪 80 年代《西藏文学》 与魔幻叙事的兴起和消退
  • [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西藏文学》因小说争鸣、专栏设置和编辑意图等助推,实现 了魔幻叙事的登场。而在“西部文学”的大讨论之后,受作家创作转向、文本的接受与批评反应 冷淡等影响,导致了魔幻叙事的黯然消退。厘清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脉络,以知识考古学视角, 追问且解析藏地作家与“魔幻”之风搭界的文学现象。
  • 杨 亭 刘 淼
  • 全文[ PDF 0.0 MB ] 2022.6(40):158-164  共有 202 人次浏览
  • 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摘要]从 1982 年“非物质遗产”一词首次正式使用,到 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的 21 年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逐步形成,并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和发展被应用到各缔约国通过遗产项目申报机制促进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中。在回溯这段进程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在线档案研究和统计分析法,考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迄今已列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领域归属和信息呈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结合中国国情和既有的相关申报实践,就如何在国际层面更好地应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分类体系、在国家层面如何依循《“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分类体系提供对策性建议。
  • 郭翠潇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158-168  共有 455 人次浏览
  • 撒拉族作家马学义小说论
  • [摘要]马学义是撒拉族小说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作品填补了撒拉族小说创作的空白。作品以书写个体对苦难的抗争为主题,以细部修辞、时间并置、结果延宕、开拓主体内空间为叙事策略。作为富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的少数民族作家,马学义对个人际遇、民族命运、国家未来的热忱关注使作品极具反思意识和悲悯风格。
  • 王爽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159-165  共有 307 人次浏览
  • 法式善“宗陶”趣尚与乾嘉士林的隐逸之风
  • [摘要]乾嘉诗坛尚古师古之风盛行,濡染时风,法式善即是学陶诗人中较独特的一位。法式善身为蒙古八旗中为数不多的文官,三十余载的仕宦生涯,不曾离开官场半步,却在生活上、创作上时刻流露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这种趣尚渗透在其日常生活的书斋装饰设计上,表达在其诗歌创作的意象选择、艺术追求以及选评诗作旨趣方面。究其原因,除去民族个性、家学环境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当与其仕宦遭际以及乾嘉时期的时政气候不无关系,借此亦可窥见乾嘉士林的隐逸之风。
  • 李淑岩
  • 全文[ PDF 0.0 MB ] 2020.1(38):159-168  共有 455 人次浏览
  • 论老舍《茶馆》人物的类型化创造
  • [摘要]老舍的《茶馆》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但《茶馆》里却创造了众多超现实的类型人物,老舍的类型人物是老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归纳,是老舍对生活本质的有力概括,反映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老舍的类型人物并不是单纯的脸谱化与“符号”化,而是做到类型人物典型化,追求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使作品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
  • 杨迎平
  • 全文[ PDF 1236.0 MB ] 2015.1(1):159-166  共有 2710 人次浏览
  • 陈宇京《狂欢的灵歌———土家族歌师文化》述评
  • [摘要]通过对陈宇京的《狂欢的灵歌———土家族歌师文化》的解读,探讨土家族歌师文化的本质,即“歌师”既是土家族人文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化创造者,也是土家族狂欢民族精神的引领者。土家族歌师文化所承载并彰显的狂欢民族精神,对于土家族内部的权利地位等级性、人格思维自由性以及活动场所公开性等社会维度的狂欢属性而言,均具有呈示、解构、重塑的动力意义和价值。
  • 邹明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160-166  共有 1093 人次浏览
  • 贡桑诺尔布与汉满蒙文人交流考
  • [摘要]贡桑诺尔布自幼受其父旺都特那木济勒、表伯尹湛纳希等人的影响,善属文, 能诗词,工书法,精绘事。作为晚清开明蒙古王公与民国蒙藏院总裁,他在北京任职期间,提倡 文艺,阐扬国光,以诗文书画为载体,以笔情墨趣为介媒,与诸多汉满蒙文人过从既密,相交亦 深,且时有笔墨题咏,为后人留下了为数不多而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与文坛佳话,充分体现了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度接受与热爱,“蒙古王公中,无出其右者”。文章通过可寻之遗迹 遗物,结合现存之相关文献记载,揭示一些长期被遮蔽的清末民初儒林轶事与艺苑掌故,还原 贡桑诺尔布的文人本色与雅士真容,为进一步研究清末民初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广泛交往、全面 交流、深度交融提供范例。
  • 李彦朴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160-172  共有 211 人次浏览
  • 跨文体写作:论王蒙系列小说《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
  • [摘要]王蒙的系列小说《在伊犁——淡灰色的眼珠》是新中国文学中一个独特而精湛的存在。文章将《在伊犁》视为一个整体,以“文学人类学”方法切入,紧扣其跨文体叙事特点, 重点围绕“声音”“空间”“惯习”等叙事展开分析,揭示它民族志书写与文学虚构的双重文本性, 以及它精湛的文学文本特质,并分析了《在伊犁》所具有的多重跨文化超越性意义。
  • 姚新勇;邓永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160-170  共有 490 人次浏览
  • 传说、笑话、谣言:“石犀移动致灾”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体裁叙事
  • [摘要]成都天府广场出土石犀的考古事件激活了传统厌胜巫术文化和本地的海眼传说,一则“石犀移动致灾”禁忌叙事快速成型,并演绎为一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守禁表演、伪操演与公共话语表达构成了该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多元场域。该案例说明,官方机构化身网络中的ID号,若遵循了民间文学体裁叙事的平等性和自由性的法则和伦理,就可以作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主体;叙事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表演,呈现为多元的民间文学体裁;表演主体用主位视角来界定民间文学体裁的行为,扩展了“民”的自由意志的实践范围,承担了引导社会话语的公共责任。
  • 邱硕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39):160-168  共有 365 人次浏览
  • 土家族作家田瑛的误读和再发现———兼论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 [摘要]因作品中丰富的文化符号,田瑛的创作风格往往被贴上“湘西”“土家族”等标签。事实上,田瑛真正的创造性是以看似地域、民族的材料表达超地域、超民族的主题。 《大太阳》在奇诡的想象中寓意生态和权力,《生还》则在神秘的外衣下呈现生命的自由与激情。将田瑛作为个案,拓展到文学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问题,一种超越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成为可能。
  • 傅钱余
  • 全文[ PDF 0.0 MB ] 2021.4(39):160-167  共有 302 人次浏览
  • 丁鹤年诗歌的悲剧意蕴
  • [摘要]元明易代之际的回回诗人丁鹤年,以诗歌演绎着乱世的人生悲剧,说明厌乱思治是回、汉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易代鼎革,丁诗具有执着忠孝却不可得的悲剧崇高美。他以叙事诗展现自我,创作了不少应用性的挽诗;受本民族文化影响,无兵无权的丁鹤年却有“激烈型遗民”的政治主张,且以“英雄”自居,这些使得丁诗富于新质。咏史怀古之作古来有之,丁鹤年的怀古诗少用典故,能以质朴的语言抒发浓烈的兴亡悲剧情怀。阐释丁诗的悲剧意蕴,可以更好地勾勒回回民族渐次融入中华文化的历程。丁氏将自身的民族性格、情感体验融入汉语诗篇,增辉诗史,也证实了回回民族对于中华文学的贡献。
  • 刘嘉伟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160-167  共有 473 人次浏览
  • 博物诗学视野下的边地书写———以阿来的“机村史诗”为考察对象
  • [摘要]阿来的“机村史诗”构建了独特的边地文学地图。在博物诗学的视野下,阿来在对地方风物、人物群像、历史记忆的书写中,呈现出对人与自然、词与物、个体与历史、村庄志与民族史之间关系的新思考,显示了他丰厚的博物情怀与博物精神。“机村史诗”因此在博物志、村庄史、族群的精神图谱等广义的博物文化的脉络上获得了在当代文坛中的独特位置。
  • 吴雪丽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160-168  共有 355 人次浏览
  • 多民族互构:毛衣女故事的演进与流布
  • [摘要]毛衣女故事是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早期形态。在流变过程中,该故事一方面嫁接或羼入两兄弟故事、牛郎织女传说、七仙女传说,和七夕文化逐步关联;另一方面也不断孳乳或变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各种繁复的故事情节和类型。毛衣女故事成为各民族共感、共情与共鸣的重要文化载体和精神纽带,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 刘爱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161-168  共有 399 人次浏览
  • 新疆诗人狄力木拉提·泰来提诗歌的美学风格论
  • [摘要]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的很多诗金相玉质,具有“大美无我”“和合温润”和“意境蕴藉”的美学特征。若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新疆“土著”身份有关,与他受《福乐智慧》的熏陶、与维吾尔族人温润平和的性格有关,也与中国古典诗词、欧美意象派和中国朦胧诗派对他潜移默化的熏陶有关。
  • 杨晓林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161-168  共有 379 人次浏览
  • 旧剧界之维新派新剧界之国粹家———“伶隐”汪笑侬新考新论
  • [摘要]鉴于已有汪笑侬研究,尚有诸多存疑和待开掘之处,本文爬梳文献,重新考订了汪氏族属、生平,揭示了其成名的嚆矢,剖析了其矛盾人格心态,并把他的编剧与演剧结合起来综合论析。汪笑侬的人生苦闷而又矛盾,遂放浪形骸,投身梨园,欲假优孟衣冠,唤醒沉睡国人,而歌台舞榭实是他抒郁闷、浇块垒的伤心地。汪案头、演剧兼擅,以书生隐于伶,以愤懑寄丝竹,维新改良与维系纲常辩证体现于他的编剧、演剧生涯。“旧剧界之维新派,新剧界之国粹家”堪为其剧史之定评。
  • 谷曙光
  • 全文[ PDF 1342.0 MB ] 2015.3(1):162-171  共有 1403 人次浏览
  • 额尔古纳河右岸俄罗斯族口头文学的流变:基于“俄狄浦斯故事”的考察
  • [摘要]文章阐释了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俄罗斯族所采录的一篇具有“俄狄浦斯”情节的口头叙事散文作品。类似的故事曾出现在古俄罗斯文学作品《关于安德烈·克里特斯基的中篇小说》中,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俄狄浦斯王》神话;不同的是,前者较后者在情节上增加了弑父乱伦者在上帝面前用忏悔赎罪的东正教思想。当这则具有“俄狄浦斯”情节的古俄罗斯故事从书面转为口头流传时,其精神意蕴从以忏悔方式赎罪的东正教思想变成了人的命运由某种最高力量预定的信仰观念。在东斯拉夫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则故事的口头 文学文本最后一次被记录是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后几乎无人再提及。二十一世纪以来,笔者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田野调查中发现了这则口头故事的三个俄语新异文。由此可知,这一地区是保存俄罗斯古文化的特殊区域,该故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 梁喆;弗拉基米尔·列昂尼多维奇·柯廖斯(Vladimir Leonidovich Klyaus)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163-176  共有 807 人次浏览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